【讀者投書】日本少棒總教練的一堂體育課!(陳怡舟)
新頭殼newtalk 2015.07.31 文/陳怡舟
柯文哲市長近日在韓國光州世大運結束接旗時指出:2017年台北世大運,希望能將目標設定為總獎牌積分在第7名,超越本屆排名第10。其實,這套說法在台灣行之有年,但是並無根據證實這麼做可促進台灣體育運動發展。日前U12世界少棒日本隊總教練仁志敏久將7名遲到球員禁賽以致輸球的範例,普遍受到國人讚賞。這顯示我們欣賞運動競技,已不再停留在輸贏層面,也說明:老是用獎牌數來推廣運動並非明智作法!如果遲到事件發生在台灣小將身上,為了獎牌,台灣教練能否「機會教育」做到此種懲處,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砸錢可幫助奧運奪牌,那美國應該是最缺奧運獎牌的隊伍。事實卻是,在蘇聯與東德解體之後,美國的奧運總獎牌數稱霸最多屆。以獎牌數作為考核,或有其意義,但前提是要清楚知道推廣運動的「目的」與「利益」是什麼,也要反問自己:「獎牌」數量的增加,能否促進此種利益?否則,世大運之競技層級並不如亞運、亞錦賽,比起奧運就更不用說了。依目前情況來看,舉辦比賽的成本已驚人,第7名這個目標,未來只會更加劇人力與物力的投入。
運動的目的在於獲得樂趣,並從中學習、培養人格與處事態度...。政府一再的錯誤地聚焦在獎牌數,這種作法只會讓體壇變得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因為台灣不太玩得起真正競爭的項目;玩得起的,不是冷門運動,就是揠苗助長、壓榨青少年/少女的項目,以此來滿足奪獎的虛榮心。
首先,只要培訓的對象仍是學生,就會影響到學生選手們的正常「受教權」,尤其是當政府高層介入的情況下,就難免會衍生許多「特權」。或許有人會質疑:設定世大運奪牌,跟選手們的受教權何干?其實,只要運動員仍是學生,不僅是世大運,亞、奧運,世錦、世青少年...等各種比賽,都會受到影響。因為,要專精一項技能(skill)達到世界等級,就需要規律付出大量的時間,最後,犧牲學習的時間。
國內普遍的謬誤認為:現在年輕人不吃苦,而「運動競賽」就是要苦練。所以,只要找好教練,再加上選手本身願意「苦練」,必能在國際體壇揚威,反之,就是自己練得「不夠」!事情並非如此,2015 IBAF 青少棒熱身賽,以9比2打贏古巴隊的背後說明:台灣運動的「揠苗助長」現象比共產國家還要糟。要在國際賽奪牌,撇開政治、運科、運動項目...等外在大因素不談,練習「時間」是相當客觀的標準。而苦練不是!
在國訓層級,每個人都會苦練。反之,要監控負荷,避免被「過度」訓練才是真挑戰。以下提出幾個可供思考的問題:
一、不管是要奪牌或破紀錄,「時間」必須付出
精熟一項動作技能(達到世界水準)大約需要多久時間呢?曾經在美國柯羅拉多大學任教的Anders Ericsson 教授與德國馬克斯 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院的學者們做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分析不同領域(如:音樂、西洋棋以及運動)的學習者,包含那些在各領域被認為具有天份的聰明人,探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上達到專家表現(expert performance)的境界,需要多久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時間?答案有些嚇人,大約需要10年(相當於累積10,000小時的「刻意練習」時數)。賓州大學的 Kaufman 更直截了當的說,專家表現只能透過刻意練習,沒有天賦這回事!
如果台灣寄望自己的運動好手們在大學階段能夠有世界賽奪牌實力,選手至少在10歲前就要開始規律練習。亦即,在學校課業以外的時間,每天約抽出 2.7~3小時,刻意練習相關運動技術。過去10多年來,台灣國、高中大量增加的體育班,可間接提供佐證。此外,不少國外知名職業運動員的父母親確實很早就對孩子們執行專項訓練。這裡的驚人之處在於:在達到精英水準的過程中,並非只有金牌選手才需要付出這些時間!而是所有的精英運動員都要付出這些時間。
這當然會影響到課業!還有家庭、愛情、友情、金錢...等。要如何讓運動員,從「付出的大量訓練時間」裡,去「取得最大的附加價值」;同時,也能保障那些沒有得牌的運動精英。這才是政府應該做的!能顧到這一點,才是個偉大的社會。而非去調查那個項目比較容易奪牌,再去決定補助或主辦某些賽會,選定對自己有利的奪牌單項。
二、魚與熊掌?超越儒家,開創多元競爭平台
「時間」是一客觀的因子,每個人可掌握的時間都差不多。花得越多在運動訓練上,相對的,就剩下更少的時間在其他方面。有些人可能會反問:為何像美國這樣競技運動發達的國家裏,許多公、私立名校的運動員能夠文武兼備呢?美國每年大約有百分之二的高中精英運動好手,拿到大學所提供的全額獎學金入學。他/她們平日除了準備競爭激烈的全美大專運動聯賽(NCAA)外,也需應付學校繁重的課業壓力。有運動員被戲稱是學校聘請的全職員工。調查顯示,NCAA的甲組美式足球球員,一個星期的平均練習時數是43.3小時,棒球是42.1小時,籃球則是39.2小時,而一般全職員工則是40小時。在這些驚人的練習時間下,還可順利畢業,難道老外們真的較允文允武,而台灣選手們比較草莓?
前一陣子紐約時報報導的一則運動新聞,剛好可拿來釐清上述問題。事件背景發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UNC)校區,這所學校是 NBA 傳奇球星麥克喬登(Michael Jordan)的母校。UNC在 NCAA的多個運動項目中,都相當有名。但卻被發現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學校裡的幾位教職員虛設影子課程(shadow curriculum)來掩護該校甲組運動員在課程上輕鬆獲得A或B的成績,並用來提昇他/她們的在校平均成績(GPA)以到達到畢業門檻,順利獲得文憑。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的一則報導,引述一位 UNC研究員的研究,顯示這些報導並非空穴來風。該研究針對 UNC 的183名美式足球與籃球選手的閱讀能力進行分析,發現大約有6成球員的閱讀能力介於小學4到6年級的水準,而有1成左右的運動員,他們的閱讀能力低於小學3年級的水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為這些大學績優運動員的學科能力下一個標題:一些運動員的運動實力像大人,但閱讀能力卻像個小學5年級生(5th-graders)。
美國其他的運動名校也沒有好到哪去。例如,德州大學奧斯丁校區也曾有多名球員在課堂上接受特殊待遇,並涉及考試作弊而受到調查。光是「閱讀」一科就這樣差勁,數學、科學應不會好到哪去。精英運動員笨嗎?從多元智慧的觀點來看,應該不笨。根據前述美、德科學家們的研究,精熟技能確實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這當然會限縮學生運動員對其他重要事物學習的機會。此外,這些研究僅針對「精熟技能」所需的時間,並「不包含」在激烈訓練後,或受到運動傷害後其復原所需的時間。
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明顯不是
撇開企業的贊助不算,美國奧會所提供的獎金是金牌2萬5千美元(約台幣75萬)、銀牌1萬5千,銅牌1萬美元,而加拿大的奧運金牌行情則是1萬美元。平日訓練時的車馬費用,都由運動員自行負擔。台灣的現行奧運金牌則為1千2百萬,是美國的16倍,未來體育署計畫修法到2千萬,更是荒唐!根據體育署長何卓飛的說法:此種策略的「目標就是奪金,第5名以後不是追求的目標,獎金就要減少」。這種作法只會使台灣的體壇亂像雪上加霜。為了奪牌,台灣早已將腦筋動到小孩與女人身上,尤其是一些冷門、粗重,較具高危險性的運動項目。
體育署若真要用獎金來照顧專家們長期的付出,理當要降低超高額金牌獎金,再縮小第1至6、7名得獎者間的差距,以此來支援長期為國付出的專家們。至於,奪金的選手再由企業來決定要不要贊助/代言,如此,也可消弭專攻冷門項目的弊端。
四、考慮建構自己的內需、贊助市場
美國本土除了大專校際運動的競爭激烈之外,幾個大型職業運動也經營的有聲有色,比奧運更有看頭,例如:棒球大聯盟(MLB)、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國家冰球聯盟(NHL)。如前面所提,學生運動員進入大學以前,大多數的訓練經費大多由家長負擔,進入大學之後,也僅有 2% 可獲得全額獎學金。但是在美國,光是大學的校際競賽,就有其它國家的職業水準。透過校際競賽(售票)、製造運動明星進一步與職業運動接軌、提供運動員更上一層樓的機會...。說這些大學運動員是與學校建教合作,可是一點也不誇張。
相反的,代表台灣獲獎的運動員,較幸運的就送到到研究所,或到大學去教書;沒有獲獎的,就得靠自己去想辦法找關係。另外,沒有本土運動市場,培養不起真正的體能訓練員、防護員、營養師...等。只能靠教練一夫當關,不但無法有效監控訓練品質,也不太能執行周詳的週期計畫,以至於事倍功半。再加上一些行政體系官僚的盲目指導下,只能病急亂投醫,仰賴高薪聘外籍教練。
五、回歸教育、參考國際趨勢
總之,以「獎牌數」作為目標,本身就不具有正當性,更何況,台灣是資源有限的小島,如何去跟那些大國比獎牌數(積分)。台灣的體育界,年復一年,就在幾面獎牌之間輪迴,有何意義?反觀其他國家:(一)不同典範,何種適合台灣?如國人所見,美國、加拿大的校際與職業運動場不但可延續精英運動員們的生命,更淬鍊出各式各樣的傳奇人物、事蹟。包含運動員、教練、管理...等等。反之,一些共產國家,雖然卯足全力,動用國家資源培育運動精英,但其奧運與許多國際賽表現越遠不如美國,更遑論其職業運動市場。
(二)高手在民間,獲得應有的尊重:2012年倫敦奧運結束後,《時代》雜誌曾對幾個國家的運動員進行了一項有趣的調查,值得參考。調查的對象,包含福利良好的北歐國家,如挪威,或工業發達的英、美,甚至於南非的運動選手。這些人在奧運比賽後,皆不約而同的展現敬業精神,回到自己的崗位繼續努力工作。舉例來說,英國的女子划船金牌Stanning 是位陸軍上尉,同項目的挪威男子選手 Tufte 在單人雙槳划船得過雪梨奧運銀牌,雅典以及北京奧運各一面金牌,他的職業是消防隊員、農夫以及內衣模特兒。而代表英國贏得鐵人三項金牌以及銅牌的 Brownlee 兄弟檔,分別在研究所主修金融,以及在大學主修歷史。其他奧運國手們的職業分別有:會計、工友、建築工人、園藝師、冰淇淋店員、游泳教練與影像設計師...等。上述是否較符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高手」?若按照台灣的獎賞標準,這些人已是百萬、千萬俱樂部成員。
雖說歐美國家的社會福利比較好,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她們的政府好像也沒有特別在照顧這些奧運奪獎牌的運動員。但他們的作法確實是比較有遠見。國人可從正、反面來思考我們的教育以及運動員培訓體系。如果我們無法建立內部市場(如:美、加),何不從教育課程設計上來著手?舉例來說,一些研究建議,參加高中運動校隊的學生,尤其是來自弱勢家庭的那些孩子們,在參加運動訓練之後,在學校的功課、甚至於在他們的後半生活都表現得較好。亦即,每週體育課的時數可參考歐美制度良好的國家(例如國高中大約2小時);反之亦同,校隊訓練也不應該佔用太多正課!如此一來,專業教練們也能夠有充裕的時間規劃訓練內容(週期化)。而非將1萬小時,在5年內耗完。
六、結信用貸款語
達到「專家表現」大約需10年的刻意練習,而高水準的運動競技就是其一。既然台灣需要(運動)專家,就應當為專家們規劃可供長期發揮的專業場所,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或塞到大學、研究所。雖然國際賽「獎牌」是肯定專家「表現」的方式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更不應個人信貸膚淺的用獎牌來評定一切。在課程設計上,可在高中、大專增設相關專業科目以提供選修,如: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或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傷害防護...等。如此,不但能夠幫助運動員學習,也幫助一般學生更了解運動,並可實際應用運動專業知識。期盼,在將來,可有更多的「專業級」運動粉絲來共同經營、建立台灣的運動品牌!
台灣需要更多在特定領域磨練10年的專家,而不是在補習班渡過數年,考上高普考的公務員。奧運會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早已告訴世人,光看獎牌是不符合奧運精神的!
(圖:中央社)
作者:陳怡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人體運動學博士)
信貸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讀者投書-日本少棒總教練的-堂體育課-陳怡舟-050505341.htmlDE87496D9B39664C
留言列表